信阳:息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优化政务“软环境”提升发展“硬实力”
为更好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息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着力提升服务能力,构建温暖贴心的服务环境,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持续优化政务“软环境”提升发展“硬实力”。
一是练好服务“基本功”。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结合自身实际,以群众的视角谋划改革思路、用群众的语言设定改革目标、以群众的感受确立改革标准,集中了全县政务服务事项达2492项,实现了“应进必进”。推行“一窗受理、受审分离”改革。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引入第三方政务服务机构,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证照办理完成后,群众可选择就近自取或由工作人员免费邮寄到家,十分便捷,企业和群众办事“只需跑一次”,而且实现了“不见面审批”,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效能,降低了腐败风险。提升“一件事一次办”服务质效。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转办、即办件前台跟踪即办”的服务新模式,推动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协同办理,全面实现“一件事一次办”事项跨区域办结。逐步完善便民服务体系。成立了23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统一使用“行政审批专用章”。建立健全统一的规章制度,规范窗口建设,推进便民服务中心软硬件设备设施标准化建设。梳理出与群众、企业密切相关的政务服务事项共计150项纳入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形成《息县乡镇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和《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
二是畅通政务“微循环”。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实行“线上+线下”全方位服务机制。推广应用“息县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豫事办”APP等平台,将政务服务和信息传递直接推送给公众,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互动交流。企业和群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获取政务服务的最新动态、政策信息、办事指南等,实现了政务服务的便捷化和透明化。推行“延时+预约”全天24小时不打烊服务,奠定政务服务“微循环”基础。进一步满足企业和群众服务多样化的需求,解决群众“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困扰。
三是增强环境“吸附力”。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技术赋能,打造数字化服务环境,依托数字应用技术,推动服务企业便利化、高效化。强化审批服务改革,制定政务服务标准化制度,开展伴随式“息心帮代办”,今年以来累计帮办代办事项超16500件。通过加强数字开放共享,打破信息壁垒,做到利企便民、精准服务、整体协同、透明高效。以数字政府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满足群众对高质量政务服务的期待。
四是提升服务“精准度”。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通过加强对政务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升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设置“办不成事”窗口、志愿者便民服务站、“息心帮代办”“社区共建共治”等服务站点,收集企业和群众的诉求,着力解决办证办事难、奇葩证明多、重复提交多等一系列堵点难点问题。针对性地提供服务,提升政务服务的精准度,提高企业和群众对政务服务的认知度和满意度。
息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政务服务的软环境和硬实力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一个高效、便捷、优质的政务服务体系。今后要加强软环境建设,提升服务的品质和水平,增强政务服务与企业群众之间的互信。同时,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还将加大对硬实力的投入,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政务服务的水平。